【商务咨讯】2016.11.1-2016.11.4
| 招商动态 |2016-11-04
一、临沧沿边开放谋全局抢先手
临沧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在沿边开发开放过程中,找准位置,率先发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承担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责任,切实建设辐射中心的重要通道、平台和基地,临沧正由改革开放的“末梢”向“前沿”转变,“边缘”向“中心”转变,“封闭”向“开放”转变。
省委、省政府将临沧作为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临沧绿色生态、开放前沿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9月召开的临沧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一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沿边开放的高地、资本流入的洼地,全力做好沿边开发开放大文章,建设走向世界的大美临沧。
临沧坚持“企业先行、民心先行、文化先行、地方先行”,不断推进与缅甸等周边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去年,临沧市友好代表团成功访问缅甸,就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关便利化、经贸和人文交往与缅甸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深入交流;今年10月19日至23日,缅甸掸邦行政管理厅到临沧访问交流,就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深入交换意见。鼓励金融、电信、电力、供水、农产品开发等企业走出去开展经济合作;通过红十字会、侨联、慈善等团体组织,继续加大对缅农业、教育、卫生、救灾等项目合作和援助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华文教育,延伸国门小学,促进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协作,临沧已连续14年为缅北地区1000余所华文学校培训教师,免费招收了800余名缅甸学生到临沧上大专和高中。
如今,临沧国家级边合区入驻企业共201户,其中,缅甸客商23户,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完成708.6亿元。目前,临沧市有29户企业“走出去”在缅北地区投资经商。临沧市政府与缅甸掸邦政府在缅北地区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20万亩。
“十三五”期间,临沧将以通为本,千方百计破解对缅开放“人财物”流通不畅问题,真正把临沧建成中国、云南对缅开放的主通道;认真贯彻国家、省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放政策措施,加快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争取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境旅游合作区、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进出口加工区,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进出口商品集散和生产加工基地;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挥地缘优势,继续深化与缅北地区农业合作。同时,临沧将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边境小额贸易向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发展,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以对缅开放带动全方位开放,深化友谊合作,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合作,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
二、云南省将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物流中心
1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将我省建成中国西南物流中心、中国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及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以及印度洋的跨境物流中心,力争到201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46000亿元左右,物流产业增加值达1400亿元左右;到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63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4%左右。
《规划》提出,按照“做强滇中、搞活沿边、多点支撑、联动全国、双向开放”的思路,结合全省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重点产业布局,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学布局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规划建设 “一核心、四区域”物流产业集聚区。一核心即以昆明为中心的物流产业核心区。四区域即(东部、南部、西部、北部)物流产业集聚区。
《规划》还明确了八大重点工程,即多式联运工程、智慧物流工程、电商物流工程、跨境物流工程、冷链物流工程、城乡配送工程、园区示范工程及企业培育工程。
多式联运工程将依托防城港现有通道,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苏州港、青岛港、广州港等沿海港口开展合作,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弥补海运劣势。推进 “昆明-东南亚、长江经济带、广西北部湾”集装箱公铁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在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红河州、大理州等地发展公铁联运,在文山富宁港、昭通水富港、西双版纳关累港发展陆水联运。
三、今年前9个月昆明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双增长
●合同利用外资49032.69万美元 同比增长38.79%
●实际利用外资48330.11万美元 同比增长29.82%
昨天召开的“昆明市2016年外贸工作座谈会”透露:今年前9个月,昆明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1户;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实现增长。这意味着昆明投资环境正得到完善和增强,开放型经济活力正进一步释放。
今年前9个月,昆明市合同利用外资49032.69万美元,同比增长38.79%;实际利用外资48330.11万美元,同比增长29.82%。
从上述数字看,今年昆明市合同外资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势头强劲。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商务部要求,今年是用新口径统计利用外资,这无疑对昆明市利用外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全市各级商务机构做了大量工作,狠抓项目落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合同利用外资上亿美元的中外合资企业1户,上千万美元的有3户外商独资企业,上百万元美元的有7户,这为昆明市完成全年利用外资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新设立的51户企业中,除3户制造业外,其余均集中在服务贸易领域,涉及文化、医疗、旅游、城市规划、商务服务、商品贸易、电子信息、餐饮等多个行业。
1-9月实际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及盘龙区、五华区、安宁市的能源和建材类等项目。
市商务局表示,下一步,将加紧高新技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设施、生物科技、高原特色农业、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项目储备和引进,各开发区、工业园区抓紧在手项目的推进,不断推出有吸引力新的招商项目,努力扩大合同外资金额,为实际利用外资奠定基础。同时,完善外资项目储备,拓宽招商渠道,鼓励外资导向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发展产业,持续增大经济总量。
当天的会议除贯彻国家、省外贸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通报昆明市今年前三季度外贸运行情况外,还举行了县区商务部门经验交流、表态发言以及外贸业务培训会活动。
